又是一节作文课,谢老师笑盈盈地走上讲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张飞穿针’”。我听完后,满脑子都是问号:张飞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而且他怎么能穿过细细的针呢?只见谢老师点开大屏幕,上面出现了一句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咦?难道老师要请来张飞,用他的大眼睛来瞪我们的小眼睛吗?
老师好像猜出了我们心中的疑惑,拿出一根线和一根绣花针,对我们说:“老师要让你们每人都当一次张飞,两人相距一米,一人执针,一人拿线,然后将线穿入针眼中,最先完成的一组同学获胜。”
我想:这么简单,不就是把线穿入针吗?这再容易不过了,真是小菜一碟。我举起手,想要参加这场游戏。结果,老师请了小高和小舟来给大家做示范,他们花了整整四分钟才穿线入针,真是看起轻而易举,举手之劳,做起来却难于上青天。
比赛开始,老师将线和针发了下来,我们组的小方和小文自告奋勇,决定“奔赴前线”做我们的急先锋去“打头阵”。他们脸上挂着微笑好像在说:“哼,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难道还做不到?且看我们一显身手! ”小文将针打量了一番,紧紧拿住了针的尖部,小方目测出线头后一寸的地方,他们背着手,身体略微前倾,想让针和线靠地更近一些,这想就能快速地将线头穿入针眼中了。小方像狙击手一般闭上一只眼睛另一只也几乎眯成了缝,将目光聚集在针眼的小孔上,好像在它的眼里只有这个小孔似的。她仔细地把线头往小孔里穿,可线头仿佛故意不听她的指挥似的,十分调皮捣蛋。每当他们快穿过去时,小方高兴地叫了起来,结里导致手一抖动就又缩了回去。小文着急地说:“你的手不要老是缩回去,记住了吗? ”“记住了!”小方连忙回答。他们又重拾信心,准备重整旗鼓后再“战”,可小方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起作用,小文见她不行,便使劲把手往前伸,、连手臂都绷直了,想要帮助小方将线穿入小如微尘的针眼里。小方像名侦探柯南拿放大镜一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针眼,不断尝试着穿线入针,他们头上的汗水大批大批地冒了出来,可线仍是那么调皮,让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小方又着急地对小文说:“你的手不要抖,当我的针头从针眼里探出脑袋时,你就赶紧掐住它,不让针顺着线“溜走"”小文说:“是你的手在抖,才让线‘瑟瑟发抖’,使它毫无穿入针眼的勇气。”小文见小方“无法取胜”,心急如焚,便主动出击,将针眼往线头上套,可仍是“屡战屡败”。
看着小方和小文抓耳挠腮,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组同学胜利的表情,听着他们快乐的欢呼声,我急不可待,拿过小方的线,又将针交给她。经仔细“反省”失败的原因,我终于发现是线头都完全散开了,在向我们“耍赖”,不让我们成功。我于是将线头扭紧,线才服服贴贴地“归顺”了我。为了看清针眼的位置,我皱着眉,睁大眼睛,抿着嘴唇,生怕自己一呼气就会让线头扭头就跑。我估量好针眼的大小,将线头对准针眼慢慢穿入,小方迅速地把线头一掐,再猛地拉出。哈,真是“一线穿针”呀!我喜出望外,心花怒发地向老师“提交”了成果。
老师看了我们的表现,满意地说:“在学习中,上课的专注度对我们至关重要,而这个游戏正好能提高我们的专注力。”
游戏继续进行,教室里的欢笑声也接连不断,笑声如一只欢乐的鸟儿,飞出教室,飞出教学楼,飞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