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之家网5月23日电(小记者 冯邦哲)5月19日上午10点整,小记者们走进重庆一中大学城校区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中学生活”之旅。
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小记者们尤其是对在崇德行政楼展厅体验的“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的‘扎染’”以及手绘绘画、在知序实验楼做的“大象牙膏”的实验以及对重庆第一实验中学校长的提问环节印象深刻。
在进行扎染的活动中,小记者们无比的激动。当小记者们看到桌子上的竹板、橡皮筋、夹子时,脑袋里不禁生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师,这是什么呀?”而老师也为我们做出了答复。紧接着,王老师就为小记者们演示要怎么扎染出一条有规则的布和一条没有规则的布。完成捆扎以后,老师们就把它放在沸腾的板蓝根水里面进行染色。在手绘活动中,陈老师讲到:“画手绘画,要先观察物体的外形、形状、色彩,其次,要勾出外轮廓,最后,再上颜色,但是,要先上浅颜色,在上深颜色。”然而在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是小记者始终不明白的,耐心的陈老师还手把手地教这一部分不会画、画得不好小记者。最后,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还送给了大家一份小礼物——手绘明信片。
走出了崇德行政楼展厅,听从老师的安排,下一个目的地就是知序实验楼,在这里,小记者们又体验了本次走进重庆第一实验中学中最好玩,也最受欢迎的“创意科学实验室”的实验项目之——“大象牙膏”。刚刚走进创意科学实验室,还没有做实验的小记者们就已经被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吸引了目光。在做“大象牙膏”的实验过程中,小记者们更是非常开心,个个欣喜若狂。来自第一实验中学的学长为大家介绍实验器材,紧接着让小记者们先把1、2号液体和色素倒入量筒,轻轻搅拌。搅拌之后,又让小记者们倒入碘化钾。“哇!”随着小记者们的叫声,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一条热气腾腾又带有草绿的泡沫状的东西慢慢地从量筒里冒了出来,之后又逐渐变成黄褐色,就像人类的排泄物一样。小记者们都被这一神奇的现象惊呆了。而摆在实验桌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蛋蛋”吸引了在场的不少“粉丝”,它竟然可以用方言回答问题,这让小记者们捧腹大笑。
在去明远教学楼的途中,有一些小记者不停地向学长学姐、老师们提问:“老师,冰还有热冰吗?”“哥哥,‘大象牙膏’是什么原理啊?”“姐姐,一中有多大啊?”等等。小记者们提的问题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忙得学长学姐、老师们恨不得使出“分身术”来。
在烈日下,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小记者们终于到了本次的最终目的地——明远教学楼。一走进录播室,一股凉气迎面而来,立刻让小记者们感到非常轻松,如负释重。在对重庆第一实验中学的校长的提问环节中,小记者们积极举手发言,而校长也一一为小记者们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校长讲到:“一中,作为全重庆最好的学校,它丰富多彩的兴趣课,不像其他学校,每一个学期就开展那么几次,而一中不一样,它的兴趣课是固定的,都是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在上完一整天的课程后,完全感觉不到累,因为这是市教委科学的安排,而且,一中的老师都很敬业,往往都是花费80到120分钟来准备一节40分钟的课……”听到校长一说,小记者们都对一中感到羡慕,纷纷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一中……
在活动结束后,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还为小记者们准备了美味可口的“工作餐”,让小记者们吃得饱饱的。通过本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在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做了有趣的活动,还对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充满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