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珊瑚实验小学校在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庆六一 迎端午”活动。
下午两点左右,珊瑚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六一儿童节活动——包粽子。包粽子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拿出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在粽叶三等分的地方卷一个漏斗,然后放上适量糯米。最后将剩余的粽叶盖上去,裹成一个锥形,然后用绳子捆好。然而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难题:有的漏斗没有卷好,糯米直接就漏了出来;有的用力过猛,粽子叶直接扯成了几片;还有的把原本是圆鼓鼓呈锥形的粽子包成了扁平的三角形……同学们七嘴八舌、手忙脚乱,但却玩得不亦乐乎,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用自己的双手,包出来的形状各异的粽子。
校园小记者们采访了一些包粽子的师生,当问到学校为什么要举行包粽子的活动时,一位四年级的同学回答道:“老师给我们讲过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比如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等等。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他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也许现在的粽子并没有这么重大的意义。但是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我们铭记住祖国的历史,传承千年的手艺,记住这份伟大的爱国精神。”
活动现场,校园小记者们还发现了特别的一幕——一个同学正在教老师如何包粽子。于是对学习包粽子的刘玲老师进行了采访,刘老师笑眯眯地说:“不仅同学们喜欢包粽子,我也想要参加包粽子的活动呀!同学们心灵手巧,学东西的速度比老师们快多了,平时都是老师们教学生,今天不妨让学生们也做一做小老师,来教我包粽子。”
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互相的帮助完成了一个个像模像样的棕子。同学们纷纷表示那粽子里面包的不仅是糯米,还包着儿童节的欢乐,包着我国悠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