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徐悲鸿中学小记者经过前6次理论课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中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知识,学会了如何辨别真假新闻、了解了如何去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学会了如何去策划新闻选题、针对选题进行深度的新闻采访以及短视频如何制作等。
从这学期开始,对小记者将会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的培养。本次课堂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挖掘校园里值得传播的新闻选题,确立好新闻选题后,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制作成短视频或是新闻稿件的格式完成本次课堂任务。
采前指导
小组讨论前,老师帮助小记者们回顾了策划选题的流程,进一步明确了本次实践课堂该如何去进行,如何在精彩的校园生活中挖掘出具有徐悲鸿中学特色的素材,成为了本次实践课堂的重点。随后,校园记者团老师将到场的小记者划分为三组,每组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讨论后确立选题并明确分工,并在课后一周时间内完成本次选题的任务。
小记者们积极参与组内讨论。
活动参与
小记者们围绕“具有传播价值的校园新闻选题”进行了思考并展开了积极的小组讨论,并确立了不同的新闻选题方向。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对此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王馨言小组借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确立以“年长者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心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心路历程” 为主题的专访,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祝福。通过小组商讨与分工,他们小组最终确定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本次实践课程任务。
如今,“追星”一直都是比较火热的话题,有的人痴迷追星、有的人却厌恶追星,那么徐悲鸿中学的同学们对追星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赵国敬小组他们三人讨论的选题为“徐中学子对追星的看法” ,他们从追星的影响,不追星的看法或原因等方向去进行采访了解,最后确定以视频形式展示本次实践课程任务。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胡馨然小组敏锐地观察到学校食堂严重的“插队” 问题,对此他们想通过采访了解学生以及老师们的看法,想了解“插队者”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什么原因要去插队的?通过小组的商讨与分工合作,最终确定以新闻稿的形式完成本次实践课堂任务。
将媒介素养课程通过实践的形式,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并让小记者们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消化,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去进行新闻的选题以及如何去策划新闻选题,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也让孩子们学会了明确分工与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