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撰写推文 > 正文

小课堂/华新实验小学校园记者团主题课程学习:拯救熊孩子的朋友圈

教师 : 发布时间 : 2021年01月12日

课堂概览

111华新实验小学校园记者团围绕拯救熊孩子的朋友圈主题,结合在《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一同探究信息时代青少年应具备的媒介素养。本次课程主要围绕信息甄别与筛选、新闻不等于真理、信息获取渠道、小记者的社会责任四个板块展开进行。旨在培养小记者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对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建立小记者在新闻写作和传播中求真、求实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

课堂预热:课堂首先对小记者以往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复习,引导小记者进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通过一首手机的打油诗,引导小记者们认识到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譬如身边熊孩子发的朋友圈,小记者们该怎么看?本次课上,老师引导小记者们在各种媒介上看到消息后,需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和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前因后果以及重要经过都是判断一则信息是否属实的重要依据。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4.jpg

小记者们认真听讲。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7.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73.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71.jpg

小记者们认真做笔记。

 课堂主体:通过一则新闻也会出错’”案例,重建小记者对于新闻的认知,引发小记者关于新闻真理性的思考对“新闻是否等于真理”开展辩论,小记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试图说服对方辩友。如何理性判断新闻或信息的真假?课上小记者们对重庆万州公交车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与老师探讨交流,结合万州公交车坠江后出现的多次反转新闻,展开案例分析及对比,真切地感受全面、客观看待突发事件,理性传播真实信息的重要性。

校园小记者既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既不能报道尚未调查完整、新闻要素模糊的信息。也要学会在使用和转发信息时运用记者的批判性思维仔细辨别信息的真假。课堂上,小记者们还对信息的获取渠道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学习,了解到在收集信息,查看资料时,要多查看信息源,通过权威媒体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5.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51.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1.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2.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3.jpg

小记者们积极讨论。

在小记者的社会责任这一板块,老师告诫小记者们,时代在变,但是小记者的责任不会改变。小记者在新闻写作与传播的过程中要求真求实,建立社会责任感,对于消息真实性的确认一定要慎之又慎,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仍需要具备媒介素养,对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加以判断解读。

课堂掠影

本次课上小记者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开展课堂讨论。作为本届校园小记者社团的最后一次理论课程,课后,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来选择小记者们分享他们的课程收获,小记者们都兴致勃勃。并且老师对本届优秀校园小记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品。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5.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66.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75.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001077.jpg

小记者们总结课程收获。

小记者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满怀热情的学习态度圆满完成了本期校园记者团的最后一节课。希望小记者们学习到的知识不要丢,要常拿来实践,继续热心关注学校各类重大活动并积极投稿。童眼观天下,执笔写未来,愿你们以梦为马,以笔为戎,书写出更绚烂的篇章。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