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概览
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记者的起源、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记者黄远生,以及记者是如何收集素材和进行客观准确描述的。学习了面对同一新闻事件通过不同角度来挖掘和表现,最终写出来的内容也大相庭径。在本堂课上,老师将带领小记者们走进伐木工人的世界,去看一看美国卡斯卡达山脉的悬崖峭壁下,伐木工人们进行着怎样危险的工作?2月23日,新华小学小记者社团的小记者们以“危险的伐木工”为主题开展了《神气的小记者》主题课程学习。
教学设计
课前预热:课堂上首先复习了上学期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随后根据上学期最后一次主题课程学习内容“不断长大的城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和寒假里发现的一些城市变化。同时,通过课程视频同学们体会了80年代以来重庆市渝中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变迁和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课堂主体:课堂上通过“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的吗?”“纸、课桌、门、木地板、铅笔......”小记者们踊跃回答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危险的伐木工”当中。为什么是危险的伐木工?伐木工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和内容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进行的工作?小记者们通过分段阅读和勾勒重点内容,了解大记者笔下的伐木工是如何工作的。通过故事阅读帮助小记者们理解伐木工人工作的辛苦和危险性,树立对生活资源的节约意识,和对各行各业的尊重和理解。
随后,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小记者们顺利完成了课后习题,并在老师的要求下,小记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了伐木工们工作时的场景。并通过老师的举例讲解,进一步认识到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场景。了解记者“以小见大”的叙述手段——通过对某一件具体的事或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描写,来引出一个更宏大的主题。
最后老师设定了医院、学校、超市等典型的工作场景,为小记者布置了课后任务,要求小记者下去了解这些场景里面的人都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并在下次课上分角色进行扮演。
课堂掠影
本次课上小记者们表现良好,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对于伐木工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表示在平时生活中会更加节约纸巾、爱护桌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