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又有多少人细细地品味过诗人孟郊倾注的情感和字里行间里流淌的那份浓浓母爱呢?
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点点滴滴累积而来。父母是给予我生命的人,是他们引领着我从呀呀学语到蹒跚迈步,经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和日日夜夜,陪伴我一天天的成长。父母之爱,是书桌前那盏温暖的小灯,是无论寒天酷暑陪我锻炼的身影,是我生病时他们那焦虑憔悴的脸庞……
还记得在我六岁那年夏天,妈妈带着我和外婆乘坐三峡游轮去游览壮美的长江三峡。刚登船的我无比兴奋,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刻不停息地到处跑。第二天上午,船到丰都,我们都下船去参加丰都古城岸上游。虽然烈日当头,兴奋的我仍一马当先爬上了登名山的大坡台阶,又热又累的我几口灌下一大瓶凉凉的矿泉水。没想到一冷一热,当天傍晚我就发高烧了。船上不比家里方便随时有备用药品,可把妈妈急坏了。幸好妈妈打听到船上有随船医生,虽然要两百元的天价挂号费,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带我去看医生。医生开了退烧药,并让妈妈晚上密切观察、随时物理降温。回到我们的房间,妈妈就开始用小冰箱冰镇毛巾给我冷敷额头。我渐渐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仍能感受到额头的凉爽和妈妈温柔的手。第二天一早,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妈妈跪坐在我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小毛巾,眼眶下是藏也藏不住的黑眼圈。原来妈妈照顾了我整整一晚上!所幸的是我的病好了,又开始生龙活虎,妈妈的倦容里也漾出了欣慰的笑。
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父母对我的爱一点一滴,说也说不完。父母的爱,让我像春日的小草,生机勃勃地茁壮成长。(金山小学 张采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