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滴雨珠踌躇的从一夜忽开的桃花花瓣上滑落。在那瞬间,它周围的水被挤出一堵水墙,剔透的水迎着繁花,那一刻,它是最美的。哪怕最后它只能泛起一丝涟漪,汇入水洼,也是值得的。
清明节,不似春节团圆幸福,不似元宵热闹喜庆,它有自己的风格。每年的这时,烈士墓前总会有一拨拨手持菊花,前去扫墓的人。大多数烈士们活着时,新中国还未成立。他们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挖煤种菜,为保护人民而受酷刑,被折磨而死。到死时,也从未后悔过,从未放弃过革命事业。革命小说《红岩》,写出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战士的悲惨生活。故事中的人物以许多革命战士为原型,他们在秘密监狱中,遭受的非人刑罚也令所有读者痛心。倘若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
“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在清明时节里,手捧菊花,向所有的烈士致敬。(人民小学 邓为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