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耳畔突然响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我们又迎来了传统佳节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一大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外婆家,准备跟外婆学习包粽子。只见外婆拿起两片粽叶,快速地将粽叶裹成一个圆锥形,再加入又圆又白的糯米,然后拿绳子将粽叶裹成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像穿了一件厚重的绿大衣,被围得严严实实。一旁的我不禁被外婆娴熟的动作给震惊了,连连拍手叫好。
看完外婆的示范,我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模仿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我拿出粽叶,裹成一个圆锥形,再抓了一大把糯米放进粽叶里。挺顺利的,真棒!我心里有些暗自得意。可当我准备用粽叶封口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蹦”了出来。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急急忙忙地用粽叶盖住剩下的糯米。终于到了最后一步——扎粽绳。外婆教我绕着封口处反复缠绕,我却嫌那样不好看,自作主张地打了个蝴蝶结,自认为扎得漂亮,可我一撒手,只听“哗啦”一声,糯米落地了,哎,原来没捆紧呀,气得我哭笑不得。我不甘心,照着外婆的方法试了无数次,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
端午节还要插艾枝、悬艾虎,可以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要画门符,可以驱“五毒”、防瘟疫;端午节还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流传深远呀!
“粽子出锅了!”随着外婆的吆喝,我迫不及待地尝了起来,那甜蜜从我的嘴角一直流进心间。(朝阳小学北校区 李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