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童眼看生活 > 正文

【新华网选用】游兵马俑

作者 : 学校 : 中华路小学 用户类 : 小记者 发布时间 : 2017年06月14日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参观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李白在此诗中描绘出了秦王陵工程之浩大,用人之多,从护卫皇陵东的八千兵俑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跟随讲解员阿姨,首先参观了具有很历史研究价值的高车和安车。高车其实就是战车,在当时战场能起到和现在坦克一样的作用。安车是给人坐的,但在当时只有皇帝和重臣从能乘坐,这两辆车子做工精湛,门窗可以开关,在马头上有用铜丝做的丝穗,车顶是由一块完整的铜精制而成,两千多年前的冶炼技术达到如此境界,真让后人钦佩!

然后,来到了一号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陶土大军,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你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些陶俑形态各异,做工精致,并且每一块砖和每一个陶俑身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这是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升。如果现在也这么留下姓名可以问责的话,那么“豆腐渣”工程就会减少很多。

随后,参观了二号坑,它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它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号坑,它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它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但遗憾的是一但出土,多年的与世隔绝再加上遇到空气,表面的颜色瞬间就消失了,因目前对这些文物的保护技术还不完善,所以,秦皇陵一直没有挖掘,就怕对这些珍贵的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两千多年过去了,骊山依然壮丽,渭河依旧东流,大秦帝国的雄风,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

不知不觉已参观完毕,我由衷的钦佩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本来就对历史感兴趣的我还买了一本博物馆现盖大印的珍藏版《珍宝》回来慢慢研究,喜欢的小朋友可以来我家一起看哦!(中华路小学 张跃欣)

编辑寄语

小记者按参观顺序行文,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对景物的描写较为形象,描写中体现了对古代工匠的赞美,很棒!

[责任编辑: ]
献花               

共收到0朵鲜花

相关文章

  • 湖上的笑声

    游戏就是一串串糖葫芦,有酸有甜,而最甜的一颗要数那次划船。那天我和家人在公园里散步,突然发现了一条“长龙”,有个叔叔拿着一个大喇叭大声吆喝:“来呀,来呀,35元一条船,就能参加划船比赛,只要40分钟内划过终点,就可得到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我和爸爸立马来了精神买…

    2024-12-11
  • 大侠与狗

    “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客厅里回响,电视里正在上演功夫片,看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七岁时的那件事,那时的我不仅想成为大侠,还做过一件特别像大侠的事---和狗对峙,智救小弟弟。还记的那天,我正在小区里散步,突然一阵哭声传入耳朵,我循着哭声走过去,发现一条大野狗正拦在一…

    2024-12-11
  • 河边趣事

    在我的鱼缸里游着一群小虾米,每当我看见它们,就会回想起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小河边玩水。那天,我们到达目的地后,我穿上凉拖鞋,提着水桶,拿着网子,迫不及待的冲到了河边,一脚踩进水里,忍不住叫了起来:“好凉快呀!”我发现水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成群结队的虾米,快活…

    2024-12-11
  •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俺老孙来也!"头戴金箍,身穿虎皮裙,手拿金箍棒,只见家里电视正上演着孙悟空三打后骨精。突然,一道金光闪过孙悟空竟然站在我面前,“你好,我是孙悟空,我今天来陪你过一天。”突然,电视上出现了一条信息:“在XXX村有许多山匪,个个横行霸道,导致民不聊生。”看到这,我…

    2024-12-11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