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问,2017年最火电视剧是什么?80%的人会说:《人民的名义》。
该剧讲述了检察院对“汉东省”展开了一系列调查,赞颂了当代检察官们维护公正的精神。这部剧爆红且获奖无数,但,但是其中存在一些歧视。
剧中出场的角色,贪官与奸商多是草根平民,稍年轻的清官们差不多全是高干子弟。不是吗?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祁同伟,大学才穿上了球鞋——陈家买单,被发配三千里,向权贵千金下跪,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赵德汉,农民家庭,贪污的巨款却不敢用,看似“勤劳朴实”,却贪污受贿;高小琴,渔家女,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最后犯了多重罪刑;刘新建,军旅诗人,因文笔不错出人头地,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蔡成功,小老板,最后也走上犯罪道路;欧阳菁,当年跟着李达康下乡,后面也因受贿罪判处十年。
这些是剧里的典型坏人,他们的“出身”都不好。而且,网红达康书记也差点当了坏人的,锐意改革的他无意害了别人的性命。
反观清官,只要是年轻一辈的,几乎是高干子弟:陈海之父为省副检察长,陆亦可小姨父省政法委书记、亲妈法官。 剧中交代了出身的好人们,高干占了90%。
更可气的是,小说第49章中明确说出“他们的贫苦出身,使得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暴富机遇,因而也就变得百倍疯狂、千倍贪婪”之句。我想,这和出身怕是没有直接关系吧,这是每个人心里想法所导致的,好像有些瞧不起贫苦的人似的?
这算不算歧视?剧里隐约传达的价值观,我们不予评价。但是我们自己无论“出身”,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坚守。
坏人和好人并不能这样粗暴的划分,虽然这些“出身”不好的人,像作者说的那样,有更多的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可是,他们有更严格的底线去要求自己。最终,我们愿意当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凭借的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渝北区新牌坊小学 陈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