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古典风格的房子里,被一群穿着古装的焦急的人团团围住。人群中挤出一个人,他叫道:“妹妹,可还好?为何汝突然一声倒下?”
妹妹?我咋是他妹妹了?我根本不认识他,好不好?等等,他怎么有点眼熟?好像是刘禅?我怎么是刘禅的妹妹?不行,我得问清楚:“吾乃何人?”咦,怎么不由自主就说出了古文?“妹妹!汝乃刘斯呀!吾刘禅的妹妹。”“刘公主失忆了?”“发生了什么?”“皇上,公主怎么了?”啊,我叫刘斯,不会吧?我是公主?“妹妹,你真的忘了吾了?蒙混过去算了!我干脆过个几年三国生活,于是我就回答道:“哪里可以忘记哥哥?吾乃刘斯,蜀国公主。”
生活了几日后,我发现是刘禅在治理国家,见不着刘备。或许关羽已经失荆州、斩首死亡,张飞已经遭人暗杀,刘备丧兄悲痛病逝?如果......诸葛亮死亡,赵子龙逝去的话,那么蜀国就要灭亡了。我一定要阻止这一切!
次日,我进入我军军营,仔细观察每一名军士,并请求刘禅,让赵云为我选出的精兵进行特殊训练。我一边观察精兵们,一边观察军士们是否有叛逆之心。
一天,我发现精兵中最忠心、强大的一个,姜维出现了。我立马想起《三国演义》中坚守蜀国终结的将士,就是姜维。我让赵云针对性地训练姜维。几日之后,姜维的武力水平已经和赵云差不多了。我向神禅提议:“哥哥,吾看,姜维是一大武才,可得以重视。”“妹妹的话,吾记住了。观测几日即回复汝。”
几天之后,刘禅开始重用姜维,对之前他信任的贪官明显没那么友好了。我又让赵云训练自己的长子赵统。亲脉关系令赵统生来也算个武才,赵云多加训练后,赵统很快就忠心于蜀国,且武力高超。
然而,麻烦事儿出现了:人不可免一死。赵子龙将军逝去了。我更加心急,尽力让赵统和赵广不要过度悲伤,快速进入战斗状态。赵统抓紧时间,一边扩大精兵人数,一边训练弟弟赵广的武才,而姜维则严守边关保国平安。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魏延。没错,他就要背叛了。在诸葛谋士死去的那一年,魏延大将就要降曹。虽然马岱会及时杀掉他,可魏延也是一大名将,失去实在可惜。我决心要说服他,让他忠心于蜀国!
找到魏延,我问:“魏将军,汝认为,我国何人为忠兵?”“公主为何问此问题?”“没什么,随意问问,不回答也罢,也罢。”“诸葛谋士可算忠臣。”“那何人为忠兵?”“赵将军可以算是。关、张二将军也是。”“汝觉得,他们为什么忠于吾国?”“蜀国之所以有众多忠兵,是因为曾经的强大。”“曾经?”“不,是永恒。”“汝看来,何为忠?”“不背叛为忠。”“吾以为,不背叛有两层,一层为外表忠心,一层为内心忠心。”“谢谢公主殿下明见。告辞,告辞。”魏延快步离开了。
诸葛亮死去的那一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看到魏延的背叛,似乎那次谈话真的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之后经过赵统和赵广的努力,我国精睿战士越来越多,而我则开始尽力挖掘文臣。后来,我军巧妙发现吴国城墙的大缺陷,决定猛然出兵,攻占了吴国。
国土浩大,武文交织,我军拥有强大优势。接着,我国和魏国大战开启,我军大将一个个猛冲在前,后线文臣出谋划策,中间三十五万多军士,气势浩大。见了魏军,势如破竹一样对魏兵斩尽杀绝,绝不留下活口。很快,只剩下孤身一人的魏国国君独自站在战场上,被我军一刀斩杀。
吾国终于实现天下统一大业,全军将士个个欢天喜地,呼朋唤友,庆祝这一天的到来。(人民小学 李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