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我和妈妈决定去制作陶艺,我心里像开了一朵花一样的甜蜜,一路上笑呵呵地想着做出来的陶艺,应该是多么的漂亮。到了陶艺工作室,围上了围裙,见到了来教我们陶艺的王老师,我又胆怯又高兴,胆怯的是怕做得不好,高兴的是第一次做陶艺,心里充满了新鲜与兴奋。
第一次,我做的是花瓶,王老师给了我一块泥巴,我把泥固定在机器上,踩了一下开关,机器就开始转起来,王老师说:"先用水把手打湿后在拉坯机上把高岭土反复按压拔高几次,打湿手是为了减少手与泥巴的摩擦力,这个过程可以剔除泥中的气泡。可以把膝盖作为肘部的支撑点,这样更容易控制手部不动。”
我把泥巴挤高,再把它按下去,这样反复做了三次,把泥巴中的空气挤出,王老师慢慢地教我,先把泥往上拉,把泥做成圆柱形,然后开孔,拇指在圆柱陶泥的中心垂直用力向下压,王老师提醒道:"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拇指开孔不要太深以免陶泥的底部被捅破。”接着,王老师拿出一个像针一样的东西,插到泥巴的底部,对我解释道:“这是测底有多深的工具,底部一般是1厘米,你做得很标准。"听到王老师的夸奖,我心里泛起一阵阵欢喜。
接下来就是拉坯了,右手拇指沿着开孔向外均匀用力拉开陶泥,然后右手拇指和手掌从陶泥底部均匀用力向上拉高陶泥,王老师还夸我动作做得非常标准,一般大多数人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到。我的花瓶已经快成形了!最后把瓶口翻出来就可以了。正当我还沉浸在兴奋中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瓶口,瓶口就缺了一大口子,显得参差不齐,让我立刻从笑逐颜开变成了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还好可以弥补,王老师又用那个测底的针,把被我破坏的那一小段裁了,花瓶又变䅗了一小节,我又继续拉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成了!接着我又按着这个步骤制作了一个高花瓶。王老师说告诉我过几天花瓶干了,就可以来彩绘了。
当我去彩绘时,王老师说我这两个花瓶,成了他们店里的火爆款,好多顾客都是照我做的花瓶做呢,有几个美术学院的大姐姐甚至怀疑那个花瓶是不是出自十岁女孩之手呢?我心里真是惊讶又欢喜,惊讶的是我第一次做陶泥就被认可,欢喜的是得到别人的夸奖心里总是异常的兴奋。因为这几天下雨,花瓶还有一点潮湿不能彩绘。
隔了几天,我又来到了这个熟悉的陶艺工作室,终于可以彩绘了,我在自己新制作的杯子上画了漂亮的花,在花瓶上画上不规则的图案。经过烧制后水杯放在家里,用自己制作的杯子喝水,我总感觉有些甜。(南坪实验小学四海校区 赵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