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是翁卷与乡村的相互对视;“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是范成大与乡村的奇妙交流。今天,我也来到了乡村,那么我会和乡村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是乘车来到乡村的。一下车,一股清香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大口大口呼吸着这种乡村的独的清新空气。乡村的空气真甜啊,一丝丝、一缕缕,沁入心脾;乡村的空气真新鲜啊,带着一股草味冲进我的鼻子里;乡村的空气真独特啊,那小草、野花,竟也能散发出这么好闻的气味!
我在乡村的土路上奔跑着,感受着朴素的土路带给我脚的触感。乡村的土路虽没有学校操场那般颜色艳丽,但踩着却比操场上的跑道松软;乡村的土路虽没有柏油马路那般严肃,但看着却比柏油马路多了几分随意,多了几分活波。乡村的土路,标志着乡村人随和、开放、大气的性格。
我走到了土路的尽头,那时一片大平坝,坝上有几户人家。我凑近房屋看了看,这些房屋都不是由钢筋混凝土砌成的,都是由木头和搭建而成的,这种对于城市中长大的我来说,显得很有特色,也使我流连忘返,久久没有离去。
离开乡村的房屋后,我向开阔的一条大路走去,走上大路没几步,我便看见了农田。农田被分成好格,每格种的都是不同的蔬菜:白菜、萝卜、牛皮菜……。
乡村与我相识,我与乡村相望。在感受乡村的“味道”时,我学会了“领悟”;在朗读乡村的诗词时,我知道了“品味”;在写乡村的作文时,我学会了“体会”……乡村是我的老师,我是乡村的学生与欣赏者。(人民小学 张巧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