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转时飞进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有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林清玄
窗外寒气冽人,可我就愿意坐在窗台上,望着那一轮残月,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玻璃片上是朦朦胧胧的,可我仍能看见露水顺着草根往上爬......
大年三十,电视里的戏曲咿咿呀呀的唱着,身旁的手机也在不停的叫唤(响)。家人微信群里,一碗重庆小面的图片勾起了大家伙的馋虫,也让远在异地的亲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过年,于是二姨、小姨都决定要自驾回重庆。大年初二一大早,家人们便抵达了重庆,简单寒暄后迎来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也正式开启了我们家今年的团圆年、享受年。
跟往年一样,全家去住在江边的姨奶奶家过年。路上会经过一条小河,冬天晚上的小河沟很深,看着山便高,月便小。逆着河水走,可以清楚的看到水下是沙,沙下是水。夜色朦胧竟开始疑惑水干枯了,再走一段,水又出现了,如此忽隐忽现,一个源头,倒也分地上地下两条河流。河堤尽头,出现一片树林,里面有三间房,门墙上刻着三个吉字,门前还有个石磙子碾子,碾盘上还卧着一条狗,见到有人来了犬吠不止。屋内姨奶奶正捏针纳扣门儿,听到外面有动静便走出来,一看是我们便乐开了花,急忙张罗着要给我们做最爱的腊骨头汤。其实腊骨头汤是姨奶奶的最爱,别看她年过八十,牙口可好着呢,每次吃都发出“咔吧、咔吧”的声音。姨奶奶胃口好,我们做晚辈的也高兴,自然要捧场,每年必吃腊骨头汤。
转眼就到了初十,家人们都开始准备返程了,临行前老爸做了他最拿手的麻辣鱼,那辣辣的滋味就是家人们火辣辣的心,热情温暖。家人们相聚的时间真的太少了,年后大家又都奔赴不同的城市。但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拥有着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