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知道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了!
四月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的大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和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坟墓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祀安排在墓地上,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凤逐渐浓厚起来。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的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地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节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习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所以清明节和寒食节融合为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