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们去奶奶的避暑房小住。避暑房靠山,一走进那里的无名山,我就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味道。
风是别样的。走进山时,风儿送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夹杂着清淡的香味。香风,轻轻地掠过脸颊,就像一片淘气的羽毛,淡淡地拂过肌肤。走到山腰时,气温降了下来,没有了山脚下的燥热,有的是一丝丝沁人的凉风,像一双冰凉的手,若有若无,却又是如此的真切。当那风吹来时,树上的叶子和地上的我一起打了个小小的寒颤。再往山上走,周围变凉了。虽是夏天,但我们还是穿上了薄薄的外套。山风,也大了起来。“呼啦,呼啦”,吹得那树上零星的绿直打哆嗦。
虫是别样的。这山中的虫子,个个都是勤劳好学的音乐能手。不仅仅黑夜,就是在白昼,它们也同样练得热闹。漫步于山间,耳边不再是一片空旷的寂静,而是满山的喧喧闹闹,满山的快快乐乐。听着这声音,慢慢闭上眼,眼前,浮现出那草丛里的排练厅内,许许多多的虫儿音乐家,不约而同地奏响手中的乐器。这从不同的乐器中传出的一种又一种声音,虽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如月光流泻,却丝毫没有违和感。反倒像一个无组织的乐团,在白昼中为过往行人献上的一支没有乐谱,没有指挥,没有排练却美妙极了的乐曲。
山上的八角亭也是别样的。单看那八角亭,其实也与其它的亭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是柱子上雕着花,四周一排粗糙的石凳,顶上的角尖尖的,充满了古朴的气息。但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八角亭旁配着的装饰——一个大红色的极为现代的台子。这复古的氛围中,有着现代;这现代的元素中,有着历史。再加上这满山的绿色和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民房,给来来往往的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慢慢地走着,我们也渐渐地别样了起来。平时少有欣赏风景的我,心中也与这山中的一切打起招呼来:你好,蜿蜒的土路!你的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真是位尽职尽责的交通员。你好,路旁的石头!你身上堆满了枯叶,表面的凹凸不平,彰显出你默默走过的时间。你好,草丛中的花苞!看你已经跃跃欲试,我等待着欣赏你的绽放。
暑期已过,秋意正浓。但纵使季节更替,这善变的风,刻苦的虫,独特的景,我却从未忘却。记忆深处,总有这别样的山,别样的夏天!(中华路小学 任俊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