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其实这天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在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凌道扬先生提议下,袁世凯将清明节设为植树节。由于清明节时期不利于植树,比如东北和西北地区雨水不足,树木在清明时节存活率很低,而南方气温回升过早,清明时节种树过晚。
此时,随孙中山先生的逝去,植树节的意义发生巨大改变。孙中山先生在林业方面非常重视,他建议大规模建林,后来鉴于孙中山先生的林业理念,在纪念孙中山去世三周年时,各地以植树的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每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一一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树造林也是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3月12日是植树节,是我国全员为植树造林做贡献的日子,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带上小树苗到公园或者郊外去亲手种上一颗小树苗,体验一把植树的快乐。如果时间或条件不允许,还可以做其它绿化环境的事情,比如捡垃圾,减少用电和开车出门等等。
大家都纷纷表示,从自我做起珍爱绿色、用实际行动倡导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让伟人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