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统一全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事情。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刘备联合东吴抗曹之前,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手,诸葛亮奉命前往东吴对联刘抗曹进行谈判,当时的东吴大臣们对这个问题吵得喋喋不休,东吴的国君孙权也没有办法。当诸葛亮来到东吴后,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所有大臣的驳论。比如,某大臣问诸葛亮:“就算我们联合在一起,难道就能防住曹操吗?” 诸葛亮回答道:“东吴有长江天险,而我们有强大的火军,只要我们计谋用得对,就一定能战胜曹操!”最后,诸葛亮一人解决了所有大臣的疑问,并对孙权使用“激将法”让刘孙联盟成功,又让自己的声望提升了不少。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他面对困难时的机智及临危不乱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的过人的智慧和冷静沉着的处事心态。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遇到到了一道难题,我一看,根本就没经过思考,就觉得这题很难,随便蒙了个答案上去。第二天老师评讲时我才发现那道题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沉着地思考一下就可以做的出来,与其相比,我那时真是后悔莫及……
在整个故事当中,还让我敬佩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兄弟情义,他们三人从桃园结义开始就几乎从未分开过,他们三兄弟一同吃住一同作战,并屡建战功,刘备更是为了给关羽、张飞两兄弟报仇而发动夷陵之战,最后遭战败退到白帝城,后来客死他乡。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弟却情同手足,他们的友谊令人我感到敬佩。
想到这里,我又觉得十分惭愧。有一天,我的钢笔不见了,我的好同桌又刚好有和我一样的那支钢笔,于是我就怀疑是好同桌拿了我的钢笔,我们便吵了起来,幸好是上课铃声来得及时,这场争吵才得以停止,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直到一个月后,我们才知道真相。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因一个误会而失去了一个好同桌,后悔自己因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同学们,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向《三国演义》书中的刘备、关羽、张飞一样,学会诚心诚意善待每一个人,对待每一件事,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