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五彩线,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在这里,祝大家端午快乐。说到端午,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地的端午习俗吧!
端午这个节日是源自古时为纪念楚国贤臣屈原和迎涛神说而创建。据说民间过端午节十分隆重热闹,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到正午才结束。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亦不一样:河北端午节忌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这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饭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山东省的习俗却又不一样,他们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辟邪;日照端午时还需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带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扔雨水里等等。
各地端午习俗都不一样,可最常见的是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这四种。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食粽,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佩香囊是小孩在端午节都会佩戴的饰品,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在端午节,人们会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积淀,如今我们传统文化日渐式微,这有待于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强化它。祝大家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大坪小学刘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