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吃的每一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苦换来的,他们耕地、插秧、收割、拍打稻穗、筛去杂质,再经过加工,便成为了我们餐桌上香甜、软糯的大米。
在偏僻的山区,有许多穷苦的人民,他们那蜡黄的皮肤,那满脸的皱纹,和那双劳累的眼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他们维持生计的大部分食物只有土豆。山区的小孩子上学,中午只能吃自己从家里带到学校去的白米饭、冷玉米或者土豆,但即使这样,他们也吃得津津有味,颗粒不剩。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城市生活,隔三差五的聚会,摆在餐桌上的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可我们仍旧会对美味佳肴挑三拣四,和山区里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记得有一次,在酒店给我弟弟办满月宴,妈妈担心客人不够吃,就一个劲儿的点菜,最后每桌桌上的菜都被重叠了几层。待客人们都离席以后,我发现那些桌上的菜有些似乎是纹丝不动,看着这些被浪费的菜肴,妈妈也作了深刻的检讨,觉得这样不仅浪费了钱,还践踏了农民伯伯以及加工这些美食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从此,她就教导我以后要适量点餐,杜绝浪费。
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浪费800万吨粮食,这些足够让千百万人填饱肚子了,如果我们拒绝浪费,节约粮食,就可以不让几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这说明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提议:让我们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