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知道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谁会吹气球吗?对了,它就是酵母宝宝。但它是如何吹气球的呢,请听我娓娓道来吧。
首先,我们准备好彩色砂糖、酵母粉、小瓶子、温水和气球,将温水放入瓶子后,再把酵母粉和彩色砂糖以3:2的比例小心翼翼倒入瓶中,最后将气球口部拉开,将瓶口包住套牢。
实验开始啦!我激动不已,十分认真地观察。看,慢慢的,酵母粉和砂糖沉到了水底,像在同我捉迷藏,之后又慢慢地被水分解,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此时的酵母菌已经“饥肠辘辘”,在水中“疯狂”地“吃”起砂糖来。它们“狼吞虎咽”,不久,水的颜色就由浅红色变成浅粉色,真像一个魔术师,又像一条“液状”变色龙。我还发现混合溶液里面藏着隐约的白色,若隐若现,像害羞似的,有趣极了。
又过了一会儿,气泡从水下升起,漂浮在水面上,就像一座座透明的小岛,但它们看上去弱不禁风,随时都可能破裂。同时,瓶壁上也开始出现了微粒状的小气泡,很小很不显眼,像一个个在等上行电梯的人一样,急切地在下面等着。“时机”一到,这些小家伙便“蹿”了上去,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水面上的一座座“小岛”。哇,快看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气球稍微鼓起来了一点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气泡呢?我不禁疑惑。或许是因为酵母是一种细菌,也需要吃东西,在水中吃了太多砂糖,然后不停打嗝吧;亦或是因为酵母也需要呼吸,像人一样呼出气体在水下产生了气泡吧。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更多的气泡从溶液底部升起,像是在爬楼梯(但速度较快)。这些气泡在溶液表面大量累积,形成了一个海绵状的断层。气球也从之前瘪瘪的半耷拉着脑袋的样子逐渐变鼓,最后“挺立”在杯口上方,看上去十分饱胀,像一个大腹便便的小胖子。
试验成功了!但我心中的疑惑仍然没有解开。
这几天,针对这一问题,我查询了科学的解释:原来,当酵母粉与砂糖溶于水中时,就产生了化学反应——水中的酵母菌会分解砂糖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逐渐上升,在溶液表面产生了气泡,继续上升并逐渐充满气球内部空间,从而让气球挺立膨胀在瓶口上方。
原来,酵母会“吹”气球,靠的不是神奇法术,而是奇妙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