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骄”这是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绝句;“江山自雄丽”,这是张孝祥游览江山后的感慨。江山之壮美,使无数诗人陶醉于此。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看了《千里江山图》后,我叹为观止,好想更加详细地欣赏、品味、走近它。巧的是,家附近的博物馆竟然有个专题展览,就是“画游千里江山”。
带着激动和兴奋,妈妈带我和妹妹来到了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远观,这幅画气势恢宏——群山连绵起伏,瀑布飞流直下,长桥飞架南北。近看,人们有的在长桥上散步,有的在村舍里喝茶,有的在湖面上泛舟,展现出了当时祥和安乐的景象。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幅千古杰作,展览馆用了3D立体效果,让大家身临其境,通过放电影的方式向我们完整呈现了一天的景象。
早晨, 太阳的第一抹光洒到群山之间,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湖水波光粼粼,洒入其中的阳光就像一条条金色的鱼在水中游荡。渔民乘着小舟,放下渔网,努力捉捕水中的鱼儿。鸟儿飞出巢外,扇动着灵活的翅膀,仔细搜寻着清早的虫子。
中午,太阳洒下金色的光辉,整个山头都笼罩在金光之中。鸟儿振翅飞翔,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长桥上人山人海,大家谈天论地,说说笑笑,好不热闹。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逸着,飞舞着,变化着。
傍晚,太阳收回了最后一抹余辉,慢慢地从西边的山头落了下去,开启了它的归宿。归巢的鸟儿扇动着翅膀,在月光中揽动着这一片洁白。人们借着微弱的月光在四合院里谈论着一天的生活,无比的安逸惬意。
这一卷丹青,承载并诠释着着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江山之千里,岁月之万古,中华文化一直在沿续,它永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辉,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