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学习生活中你一定用过圆珠笔吧?可你知道吗?就是这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圆珠笔,在2017年之前,它们却都戴着一顶“洋”帽子——笔头完全依赖进口!
原来,圆珠笔头的球座体上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千分之一毫米数量级,国产普通钢材无法用来生产笔尖钢。此技术一直被瑞士和日本封锁。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的中国,却屡遭外国媒体嘲笑:“连一个小小的笔头都造不出,还号称制造大国?”小小笔尖考验着中国制造!
2011年,太钢集团和中科院联合研发笔尖钢,高级工程师王辉绵叔叔带队开始攻坚。
制造笔尖钢的成分配比没有任何的参考,难啊!他们只能不断实验、积累、分析、调整。王叔叔在实验室里不知迎来了多少次朝阳,送走了多少回晚霞。突破的灵感来自家常“和面”,要想软硬适中,就要加入新“料”。普通添加剂都是块状,加入钢水后不易散开,王叔叔苦苦思索,终于找到“喂线”加入法,他激动得跳起来。
实验钢由几百斤增加到几十吨。炉火在熊熊燃烧,王叔叔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电子显微镜下晶体分布是否均匀......成功了,他们成功了!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他们终于造出了高性能、易切削、不开裂的笔尖钢。!这批笔尖钢终于可以打上“中国制造”的标志了!王辉绵叔叔笑了,那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满足与幸福。
是的,这样的中国制造震撼着我,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用意志和信念攻坚克难,用智慧与汗水创造了无数奇迹:2017年6月,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风驰电掣,惊艳了世界!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达15万公里,穿越繁华都市,纵横田野阡陌!蛟龙号、坤龙号、复兴号、天宫一号、5G通信、北斗卫星、中国天眼、海军山东舰......它们持续刷新着中国国力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是科技,为中国制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这样的中国造:新冠疫情袭卷武汉,雷神山医院18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中国制造的速度,就是从死神手中抢夺无数鲜活生命的速度!我为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这个伟大的国家而骄傲!
今天,中国已向众多友好国家输出技术,帮助他们共建美好家园,这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大国担当。今天,中国制造已成为高质、高速、高效的代名词,世界已爱上中国造!此刻,我心中也有了一个小梦想:将来做一颗能量满满的小圆珠,紧依祖国科技创新这支笔杆,为这璀璨的中国梦添上自己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