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之家网6月27日电(小记者 黄聃棋)今天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照例讲述着自己当天发生的趣事。妈妈所讲的特别吸引和打动我。我想同学们也一定会有兴趣的,以下就用第一人称向你们讲述吧。
我的办公室位于顶楼,门外又宽又亮堂的走廊正对着长江,风景甚好,但平日过往的人却很少。这样的环境每年都会迎来一批客人——燕子。今年也不例外,门口正上方的吸顶灯旁早就搭建了一座口小肚大的泥房子。燕子夫妇幸福地在这儿养育他们的小宝宝。
今早,我走到办公室门口,正准备开门,突然眼睛的余光好像瞟到地上有一团黑影在动,顿时整个人紧张起来,恐怕是耗子。待我定神再看看,原来是一只小鸟伏在地上,见到我也没有要飞走的意思。我缓慢地靠近,唯恐吓着它。只见它抬起头,瞪大眼,小身子不住地颤抖着,却不叫、不飞。我猜想它可能是受伤了,便身手去拿。不想它却猛地扑打起翅膀,向上一跃,随即又瘫下来。我真怕它这样挣扎把自己摔疼了,立马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它。这时它才发出一点儿柔弱的叫声。我对它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伤,看来只是一时淘气,从巢里出来玩玩,但没有力气回去了。我左手轻轻地握着它并托到眼前,右手中指轻轻地捋着它头顶的绒毛,口中轻柔缓慢地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岁岁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我们就这样四目相对。它的头顶有深黑色的绒毛,面颊是浅棕色,下巴和腹部为白色间或有些棕色的斑点,背部和翅膀、尾巴都是黑色。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黑色燕尾服”。
一会儿,小燕子便安心地闭上了眼,身子也放松了,我找来一个小盒子,用小茶杯盛满水放在里面,当作它临时的家。
我轻轻地把它放下,这时它却突然睁开眼,用爪子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指头站起来,并一步一步往手背、手腕移动。这么快它就不怕我了,让我有些窃喜。我把盛水的杯子放在它的嘴边,可它一动不动。我想它还不会自己喝水,便用手指头沾上水,去触碰它的小嘴。果然,它张开嘴吧嗒起来。看它很渴的样子,我又用同样的方式喂了它一些,直到它望着我摇脑袋,并细细地叫了一声,好像在说:”谢谢你,我喝够了。”
我想它的父母丢了孩子一定很着急,得让它回到父母那里去。我便走到它们的巢下方,把站在我手上的小燕子举得高高的。它东张西望,却并不展翅。一会儿,两只大燕子飞过了,但它们怕我,不敢降落。只在我头顶上一边转圈一边鸣叫。小燕子也张大嘴叫起来,并扇动着翅膀,但爪子扔牢牢地握住我的手。我猜它还是没有休息好,便又把它带进办公室,喂水,喂小米。可它除了水,一粒米也不吃。我只好把它硬放进盒子里,让它多休息。
下午,我又让它站在我手上,并带到走廊。两只大燕子又飞来不断地鸣叫,好像在说:“孩子,加把劲,勇敢地飞起来吧,和我们一起回家!”小燕子也回应了几声。突然它一振翅,松开握着我手指的爪子,跃了出去,又在空中扑闪了几下,便伸直翅膀滑翔起来。两只大燕子鸣叫着紧随其后。看着它们一家三口翱翔在蓝天,我高兴极了!
救援小燕子的任务完成了,我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好像又听到燕子的鸣叫声。抬头一看,一大一小两只燕子站在我门前,正朝着我叫,好像在说:”谢谢了,谢谢了!”我被这个画面震住了,原来沟通与信任可以这么简单自然!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