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党中央、毛主席从1934年—1947年共13个春秋,在那里领导中国革命,那时的延安是中国总后方和司令部。所以,延安也被称为“革命的圣地”。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经典诗句让我们对宝塔山充满了期待。宝塔山,在古代又称丰林山,高44米,共九层。它是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站在塔顶,整个延安城的风貌可尽收眼底。我心里正纳闷:“经历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为什么它还保存的这么完好呢?难道是敌人也觉得要保护古代的文物吗?”导游阿姨告诉我们:只所以国民党和日寇没有炸毁宝塔山,是因为当时延安只是穷山沟,没有典型方位坐标,敌人在空中只有靠宝塔山对延安识别。如果他们炸掉了宝塔山,那他们就找不到延安了。
接着,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的知识太丰富了。它按照历史的顺序将1000多副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和敌人斗争的情景。
长长的走廊两侧,到处都是陈列品,有毛主席留下的书信,白求恩先生用过的医疗器械,战士们用过的刀枪,穷苦百姓穿过的草鞋……置身其中,我仿佛回到延安革命的年代。那个曾经荒芜人烟的陕北,在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外援,也没有资金的艰苦条件下,是如何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革命的斗士呢?妈妈说他们依靠的是革命必胜的信念。
通过这次延安之行,加深了我对延安的的了解。延安,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包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我不仅体会到了抗战时穷苦百姓的苦难和艰辛,更被革命先辈那种延安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没有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刘翊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