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刺耳的哨声响起,紧接着传来着急的声音:“排好队,两两对齐,九班的先走,八班的跟上。”我们在童年书屋门口排好两路纵队,都很兴奋,小声讨论着今天的游学课程。
第一站是渣滓洞。
我们看见了和卧室差不多大小的牢房,里面竟住过十个人!渣滓洞是专门关押共产党党员的。那些有骨气的共产党党员们,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从不落泪,但听说新中国成立后,却热泪盈眶。在狱中,他们只能借助用坚硬冰冷的手铐脚镣相互碰撞以发出丁丁声的方式来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还有一位党员——江竹筠。在大家帮助下,她悄悄用战友鲜血染成的红旗做了一面五星红旗。一针针,一线线,绣不尽革命战士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下一站红岩广场。
老师让我们摘掉帽子,关掉手机。他说:“这是对烈士起码的尊重”。瞬间,气氛变得凝重了。
也许是这凝重使得长长的阶梯走起来感觉更长了。阶梯的尽头矗立着巨大的红岩雕像。一个赤露胸膛的战士,高举双手,两侧的人都抱着他,似乎是他正在保护自己的家人躲过枪林弹雨。来到雕像侧面,是一对朴实的夫妻,他们紧抱着儿子,儿子怀抱罐子,仰头望着妈妈,好像在乞求着什么。我心里一沉,赶紧移开视线。来到雕像背后,一位少女伏在长者膝下,神情忧郁。
参观完后,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小牌子和一根小绳子,让我们把想对烈士说的话写到牌子上,再挂到旁边的小松树上。我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想尽可能地写得工整漂亮些。写完后,我仔细端详: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无论身处何境的中国人都深深铭记,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新中国成立而光荣牺牲!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比较沉默。我想,中国的前身,应该就是中国共产党。有了共产党,才有今天的新中国。共产党党员们无私、伟大、坚持,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仍不放弃,夹缝求生——这就是所谓的红岩精神吧!(何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