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正午,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滚烫的热气从路面通过脚、经过身子直冲头顶,似乎要把人烤焦。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人们都在家里惬意地吹着空调。
我走向江边的人行道,期望江风能带给我一丝凉爽。然而,昔日凉爽的江风也变成了热风毫不示弱地扑向我的脸颊,让我燥热难忍。
忽然,“轰轰”的马达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江面上一艘印着“清漂”字样的小船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轻漂工人在清理江面上的漂浮物。只见江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白色塑料袋、一次性饭盒、饮料瓶子……上游几百米处就是我们的长江干流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抽水塔矗立在江边。这些垃圾不仅污染了我们的水源,大量的垃圾堆积还会造成航道的堵塞,不利于船只的行进。
清漂工人弯着腰,左手拿着大约长十米铁制的耙子,右手拿着超大号特制的漏网。对着上游漂下来的垃圾,用耙子对准漏网一股脑儿勾进去,满满一漏网垃圾被打捞了上来,迅速转过身把垃圾倒进了船里。勾、打捞、转身、倒进船里,如此重复,一网又一网,随着身体灵活地转动,漂浮的垃圾快速地被打捞进船里。酷暑难耐的天气,工人叔叔穿着厚厚的救生衣,头顶烈日炙烤,脚踩滚烫甲板,豆大的汗珠从额头顺着脸颊流下,后背的衣服浸湿了一大片。那沉重的耙子,难以驾驭的漏网不知磨破了多少双手。
船里已经装了三分之二的垃圾,我看到还有半截碗口粗的树,我无法想象他们两个人是费多大的劲才把这颗树弄到船里的,因为树木泡在水里是如此的沉重。江面大桥下岸边石头上,有人们野餐过的痕迹。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橘子皮、香蕉皮、瓜子壳……洒满了一地,在太阳的照耀下刺得我眼睛生疼。清漂船上“请不要乱扔垃圾,保护母亲河”的红色标语和清漂工人鲜艳的救生衣在烈日下发出刺眼的光芒。
其实我们每个人只需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可以减轻清漂工人繁重的工作量,就可以保护我们的饮用水源,还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洁净的环境,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你们的亲人是清漂工人中的一员,就因你随手乱丢的一个小动作,你忍心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劳作来为你们的错误买单吗?
我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子扔进了可回收垃圾桶,心情沉重地快步朝家走去。(大江小学 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