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意味深长,如果师徒四人在现代职场的话,该是什么情景呢?
先说唐僧,他具有和尚该有的一切品质,忌荤忌酒,削发信佛,其中,也包括慈悲这一条。说到慈悲,唐僧最常说的话也无非就是“出家人,慈悲为怀”。而这种善良的性格,说穿了也就是烂好人的意思,在现实社会中是绝对不适用。倘若唐僧真到了现代,只怕不出几日,就被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宵小之辈”给“吃”得骨头渣都不剩了吧。
再说孙悟空,恐怕一提到他,人们首先会觉得他功夫好,第二反应就是冲动。武功这一点且不提。而冲动,就体现在唐僧因为白骨精而迁怒于悟空时,悟空的反应是,态度先软弱,见唐僧仍不为所动,就气冲冲地回了花果山,不管师父,也不顾师弟们的安危。悟空这猴儿,致命的弱点就在于此:易冲动,易怒,太骄傲了。若是放在当今社会,同事很快就不会跟他合作,上司也会因为他的倔强辞退他。
还有这八戒,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就是好吃懒做。在高老庄等等地方都得以体现,吃面粉山、吃西瓜等事例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细说。若把他放到当代职场,先不说同事,只怕老板就先把这个只吃不干的懒鬼给炒了吧。
说实话,令我最欣赏的,却是《西游记》里毫无“存在”感的沙僧。为什么?因为他不似悟空争强好胜,也不同于八戒的懒惰,更不像唐僧的心慈手软。他懂得满足师父的需要,承担例如挑担的杂事和善后工作。他也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而后又默默退后。这样懂得隐忍的人,在现代职场中才是最讨老板欢心,也是最在同事圈子吃得开的。
所以,唐僧师徒四人在职场,沙僧胜。(珊瑚实验小学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