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有人想过,“梦想”是什么?提及“梦想”,或许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
小时候对于“梦想”这个词我的理解浅显,只单单认为“梦想”就是“梦想”, “梦想”不过是人们闲时谈笑的话题罢了。但在看了《聂耳》之后,我明白了梦想真正的含义。
梦想是黑暗中的一盏灯。它总是使人们在艰难、贫困的环境中快速坚强起来。它就是光明,不断地鼓励着我们努力前进。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梦想”对于人们是高不可攀的。许多热血青年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拯救我们热爱的祖国母亲于水深火热之中。当聂耳这样一个憎恶“黑暗”的有志青年站在劳苦大众的人群中静观着上海文化革命的局势,在这个青年的眼里熊熊燃烧的就只有炽热的愤怒之火。
梦想是一股不断推进人成长的信念。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就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定是会成功的。在那个只向钱看的时代,聂耳依旧坚持着自己不变的信念,朝着它继续努力。
梦想是每个人心底最美丽的希望。“梦想”不一定要很大,哪怕只有小小的一个新年愿望那也是“梦想”。“梦想”的好坏不在于大小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有过一个“梦想”,你是否为了它不忘初心。聂耳的“梦想”很美——“我要一直走完音乐的道路”,这是他埋在心里的“梦想”,虽从不曾言却让人看见了他眼底的执念。他要坚持音乐那是他的“梦想”,他要守护他的“梦想”,那是他对祖国深深地热爱。
我也要坚持我的“梦想”,做一个真正的中华好少年。(珊瑚实验小学 张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