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旁边住着一位苗族老奶奶。听妈妈她们茶余饭后聊天,说起老奶奶的故事。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那时老奶奶还是年轻美丽的姑娘,刚买完米,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了垃圾箱边传来“哇—哇—哇”的婴儿哭泣声。美丽的姑娘顺着声音发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婴儿。孩子全身冻得通红,嘴唇都发紫了。也不知道, 是谁家这么不小心把孩子丢弃在这里。听着孩子越来越微弱的啼哭声,她急忙脱下外套,紧紧的把孩子裹起来抱在怀里,想用身体的温度赶快让孩子的体温升高。就这样,姑娘抱着孩子在路边坐了一夜,以为会有丢失孩子的家人来找。没想到天都亮了,还是没等来要等的人。她就把孩子抱回了家,并在村里逢人便问,是否有哪家丢失了孩子,有的话就到她家来认领。
一连大半个月过去了,姑娘细心地照顾着襁褓中的婴儿,一直没有人来认领。邻居们都在劝她,算了吧!把孩子送走吧!你一个姑娘,还没结婚就带着个孩子,对你以后不好,再说了,你就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来的能力养活孩子呀!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好像听懂了似的,刚刚还哭闹着,转眼就对着大伙发出咯咯地笑声,好像在对大家说:“我很乖,你们不要再抛弃我了!”
转眼十八年过去了,小婴儿变成了婷婷玉立的的姑娘,而当时的姑娘却变成了老太婆。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耳多也不好了、眼也不看不清了。小姑娘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城里的高薪,回到了含辛茹苦养育她的养母身边和她成长的农村,成为了一位乡村教师。因为她知道,人要学会感恩。没有当初的乡亲们的百家饭,没有当初养母的坚持,她不可能长大,可能早就饿死了,所以她现在要留在养母身边,做她的眼睛,替她看看这美丽的新农村;做她的手去洗净衣裳,做她的耳朵替她去聆听教室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每当她下班回家之后,总能看见老妈妈坐在屋门前等她回来,等她回来告诉她今天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每当听到村里笑她傻时,她总是笑笑地离开了。就是因为她的傻,村里的孩子才有书读;也正是因为她养母的傻和坚持才培养出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还总能看见她们俩人常常笑着拥抱在一起,她们的亲情早已超过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珊瑚浦辉实验小学 余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