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清晨,世界万物悄然苏醒,我也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唤醒。行李准备好后,我直奔校园,踏上了秋之旅。
一路上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在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目的地:白市驿·乐耕乐堂。这里的游戏项目丰富有趣,有“击鼓颠球”、“水到渠成”、“真人CS对抗赛”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水到渠成”项目了,它让我在游戏中领悟到许多的道理。
下车后,我们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乐耕乐堂的大门。沿着栽满花木的小路走去,尽头便是玩“水到渠成”的地方。教官让我们每人拿一节塑料管道,说是等会儿要用来运输乒乓球和水的重要工具,可拿到管道的同学们都脸露迷茫。分完管道后教官就开始介绍“水到渠成”游戏的规则:比赛以1个班级为一个小组,每次由两组进行PK,三局两胜制。要求每组成员都要将自己手中的管道首尾相连搭建成一座“桥”,然后教官会将水和乒乓球一起倒入搭建好的桥端,乒乓球就会顺水流到“桥”的另一端。比赛期间组员们不可用手触碰水和乒乓球,也不能将球掉到地上,否则视为犯规。最终将乒乓球最先运输到终点,并且水余量最多的一方即为胜方。
通过抽签,确定我们班与八班进行比赛,哨声一响比赛正式开始。同学们都快速的拿起手中的管道搭建“水桥”,当我们班将桥搭好时,发现八班才搭好一小段。我和同学们心里暗自窃喜,以为势在必得、胜券在握,可我们都错了。在第一局时,当教官分别将乒乓球和水倒入我们两班搭建好的“水桥”后,我们班的球却始终在起点处打转,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它就是不往前移动。而八班的球却很快的顺水流向桥的另一端。我们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的“水桥”具有一定的倾斜度,正是这个倾斜度才使得他们的球快速的移动。看明白原因后我们班也决定借鉴他们的办法将“水桥”倾斜一下,可能是由于大家太过心急的缘故吧!“水桥”倾斜过度,球还没驶入正常轨道就直接掉了下来,几乎在同一时刻,八班的球顺利地到达终点,这一局八班胜利。
很快第二局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起先我们班前几个同学把“水桥”里的水和球保护的很好,几乎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球移动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八班,可是后来同学们见球已从自己的那节管道流过就不再理会管道里的余水了,有的居然还跑到前面去看热闹。可能是由于太紧张,李知远将水撒了一地,原本遇见这种情况,大家本应该去安慰他,可冼鑫楠却大声斥责李知远。大家见到这样的情况,心情就开始急躁起来,漏水的现象也就频频发生,在最后总结水量时,我们看着八班那接近半盆的水和我们班所剩无几的水,顿时感觉到了与八班的差距。不用说,我们第二局仍旧以失败而告终。
比赛结束后,我反复深思我们失败的原因,终于让我悟出其中的原因:我们并不是输在实力的上,而是输给了我们自己——心不齐事难成!
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也通过游戏点亮了我的一盏心灵灯。别了我的秋之旅!(新村▪同创国际小学 陶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