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之家网6月5日电(小记者 童一康)。昨天,新华重庆小记者去参观了重庆有名的毛哥泡菜生产基地。
刚进厂区,迎面就扑来一股诱人的酸莱香味,还带点湿润的、甜津津的感觉。张厂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表情严肃,穿着朴素却精神焕发,说起话来格外和蔼可亲。跟他交流后,我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想亲自探访毛哥泡莱的奥秘。
这是一次互动性很强的活幼,毛哥公司的讲解员似乎很会揣摸我们这些小孩的心思。他时不时地提一个问题让我们回答,大家都踊跃回答,答对问题的都欢呼雀跃,还会得到一份小礼品。前几次我都没争取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我没有泄气,每次都觉满希望。终于,在猜池子个数的问题上难住了许多同学。我目光一扫四周,发现这个车间是长方形,长乘宽不就行了吗?我飞快的默数了十秒左右便有了答案。最后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奖励,看来多动脑筋成功的可能性才最大呀。
参观途中,有趣的事也接二连三发生。讲解员每介绍一种产品,都会高高举起,让我们看、闻或者品尝,的确让我们大开眼界。当他把一棵泡莱从坛子里提起来时,我觉得它很像一条活生生的章鱼。还有那风干的萝卜干,软软的,像淡黄色的粗面条。有意思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我们在品尝时,它因泡过盐水变得坚轫无比,像橡皮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勉强咬下一小块。它就像一位强劲的对手始终不肯屈服于对方,撕咬萝卜干的情景就像饥饿的鸟儿们在争夺妈妈带回的食物。但最终我们成功“解体”了它——毕竟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我们的好奇心嘛。
这里处处是秘密,那半埋在地下的大坛子,总让人产生疑问,它究竟有多大,能装多少泡莱,泡菜是怎样腌制出来的,底部的泡菜怎么取出来?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来到一处腌制泡莱的地方,解说员说这个池子能装40吨蔬莱,表面覆盖的细沙是为了密封池口,让腌了的蔬菜自然发酵……这样的酸菜更好吃。
我望着这一望无际的泡莱坛和池子,干净的地面,还有这高高的厂房,厂房外的青山,环境很幽雅,工厂规模也很大,这位毛哥真了不起!
午餐时,张厂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每个问题他都认真回答我们。午餐结束时,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毛哥从14年前的一个小作坊走到辉煌的今天,成功的秘决是什么?我远远看到了和员工一起用餐的张厂长,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正起身端起他用过的餐盘准备离开。我吃惊地发现,他的餐盘里干干净净的,找不到一粒剩饭 !我不用再问了,因为我已经有了答案。这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工厂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大方,对人彬彬有礼,像夏天的凉风吹进每个人的心中。
毛哥,是重庆的骄傲,不愧为重庆第一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毛哥泡菜将走出国门,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