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刘翊萱:《马兰花开》话剧观后感

编辑 : 发布时间 :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 : 新华网重庆频道【点击查看】

5月20日下午,我和朋友一家驱车前往位于大学城的重庆大学,观看了以“共和国脊梁”为主题的话剧《马兰花开》。

初入校园,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那石榴花开的十分惹人喜爱,三角梅也格外鲜艳,一簇拥着一簇,很茂盛。

进入到学校礼堂,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此次演出者都来自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讲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的故事。邓稼先从小立下志向:要造出中国自己的子弹,让别的国家不敢再欺负我们。这个来自小时候的志向让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奔赴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学习。他在美国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第九天,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简单的一句:“中国需要我”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就投入到忘我的科学研究之中,从爆轰物理、流体力学子等基础理论研究到原子弹的物理过程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的制定到核试验爆轰模拟试验;从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到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邓稼先在担任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通过九次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他不仅忘我地工作,而且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表现出高度的牺牲奉献精神。在一次试验失败后,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后因受到了大量核辐射而患上了直肠癌,年纪62岁就离开了人世,他生前说过:“如果做成了这一件事,我这一辈子死了也值。”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通过这个话剧我深入地了解到了“两弹元勋”背后的故事,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了志向无私奉献了28年,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邓稼先这个名字。马兰花开,象征着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人,也象征着像邓稼先老先生这样在背后为祖国的兴起而作出贡献的那样一群人。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在科学探究道路上契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为了“民富国强”而毅然回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金山小学 刘翊萱)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的资讯...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