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73所部属高校晒预算首尾相差179亿 最少的仅3亿

编辑 : 发布时间 : 2016年05月13日 来源 : 新京报网

新京报快讯截至5月12日,至少有7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了2016年度部门预算。2013年,高校开始公布部门预算,至今已到第四年。不过,一些专家表示,目前高校部门预算公开还不到位,公开科目不够细化,其他项目资金量大但不够“透明”,人们关注的“三公”经费、资产负债情况等都未向社会公布。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认为,目前部属高校公布的部门预算仍是比较简单的分类,很多项目没有按照经济分类公布,分类指向不明确。功能分类只是简单分为教学、科研、社保等;而如果按照经济分类,就可以看出教师工资、购买设备、学生补助都花了多少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钱到底用在哪些方面。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社会反映强烈的“三公”经费应该列出,“社会关注什么,在预算中要有所反应”,建议高校部门预算公开时,请独立审计机构出具公开的审计意见,审计数据是否准确,预算是否合理。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很多高校其他收入金额也比较大,比如北京大学的其他收入为42.57亿元,占总收入的35.82%;中国政法大学的其他收入为9000万元,占9.21%。校方给出的解释为,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施正文表示,如果其他项目金额过大,说明预算透明性不够。从预算透明公开方面看,资金要具体到事项上才能透明。其他项目是检验预算透明度公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应该过高。(沙璐)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的资讯...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