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邓为雅琪:走进渝北区气象局,开始一场风云变幻之旅

编辑 : 发布时间 : 2016年09月20日 来源 : 新华网重庆频道【点击查看】

2016年9月15日,尽管一早就飘着小雨,但小记者们仍然准时来到了渝北区气象局,在渝北区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刘圳梦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全面了解了气象和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在气象知识长廊,刘台长详细介绍了渝北区的气候情况,并对暴雨、干旱、高温、寒潮等各种气象灾害的产生、危害和安全防范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悬挂着十分气派的大屏幕,屏幕左右两边摆满了各式监测分析设备,刘副台长打开了其中一台电脑:“观察气象现在有三 种途径——地基观测,空基观测,天基观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基观测。”不一会儿,一幅卫星云图就展现在小记者眼前,“这是什么?”“这些颜色是什么意 思?”“是云层越厚的地方越容易下雨吗?”小记者们满脸疑惑。刘副台长解答道:“这是卫星云图,可以帮助观察云层分布的情况,预测将要下雨的地方,蓝色越 深就越容易下雨,且雨量越大。你们看,现在渝北区就在下小雨。”随后,小记者们还看到了台风观测等预报数据分析图。

之后,小记者们向渝北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前行。站在绿茵茵的草坪中,远远地便能望见观测站,扑面而来的微风中,包含着桂花的气息,好清爽的空 气!观测站中,测降雨量的雨量筒、测风向风速的风向风速传感器等精密仪器都让小记者十分好奇,忍不住靠近仔细观察。了解过观测仪器之后,小记者又参观了观 测站值班室,禹老师向小记者们普及了许多气象数据计算的知识,随后小记者们就回到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进行的采访提问环节,气象台的刘副台长考察了大家的参观学习情况,“重庆的年均降雨量是多少?”、“这个仪器叫 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小记者们纷纷踊跃进行了抢答,刘副台长为了表扬大家,特地准备了气象地基建筑模型,气象科普纸工等礼品赠送给准确回答出问题的小记 者们。小记者们也不示弱,抛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请问,台风和龙卷风的区别在哪?”、“内陆会刮台风吗”、 “请问,如何区分多云和阴天?”、“请问天气预报为何会不准确?”经过刘副台长的回答,小记者们了解到,原来天气系统的距离通常有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 等,但仪器的观测距离大多为几百公里,因此不能完全模拟整个天气系统,所以会出现误差。

本次历时3小时的考察活动,让小记者对气象知识、气候特点、气象预报、气象发布、防灾减灾等知识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能够使用科学方法应对各种气候现象。考察活动结束,刚刚还是小雨的天慢慢云开雾散,太阳竟然也露出了难得的笑脸。 (人民小学 邓为雅琪)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的资讯...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