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受众不再像以前一样靠纸媒等单一媒体接收信息,媒介也变得多元化、平民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传播源以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公民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众多媒介和信息中做到“明辨是非”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作为众多受众的一员,由于自身特殊性,缺乏区别事实与虚构、辨识与理解不同或相对观点呈现的能力,因此学校开设《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有其必须性。
大足龙岗第一小学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提升甄别、加工、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以此联合新华网,通过成立校园记者团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小学生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课程。4月17日,大足龙岗一小校园记者团迈出第一步——开展校园小记者选拔活动。
校园小记者选拔前做了哪些准备?
在校园小记者选拔开始前两周,学校就在3-5年级每个班发放小记者报名表。按照每个年级八个班,每班5-6人报名参加计算,共收到130份报名信息。我们也通过报名信息里面的家长联系方式,通知小记者4月17日中午12.30参加面试。
除了面试,当然还有笔试。在开展面试选拔的前一天,选拔老师通过短信的方式,让家长转告小记者需提前完成笔试作业。本次笔试要求小记者们,以《我想要成为校园小记者》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不限题材。同时还要求报名的学生,将作品带入面试现场,以笔试得分占40%,面试得分占60%的比例,作为校园小记者选拔的总成绩。
校园小记者选拔现场情况如何?
4月17日当天,选拔校园小记者老师提前来到现场,通过张贴海报、放映招募背景版的方式,营造面试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面试现场。面试还未开始,就有同学正襟危坐,开始组织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面试状态调整到最佳。
当所有人到场后,面试如期举行。老师在仔细阅读学生笔试文章的同时,也会向报名选手提出相关问题。“我之所以想加入校园记者团,是因为我想传播校园里面的真善美,以此让同学、老师、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生活。”五年级七班邓宛沁在回答面试问题时自信满满、逻辑清晰。四年级八班王奕衡也不甘示弱,流畅准确的回答出作文与新闻的差别,在于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等因素。选手们侃侃而谈,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展示着龙岗一小学子的风采。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面试,选拔落幕,初步统计,本次实际参加面试人数105名,高于录取人数150%。
入选小记者将会学到哪些媒介知识?
大足龙岗第一小学建团以后,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下,还将学习在校园记者参与采写实践基础上,通过 6 堂《小学生媒介素养》理论课程引导小记者掌握基础新闻采写知识,建构新闻视角、新闻思维,提升甄别、加工、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小记者还将结合校园动态,呈现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精彩新闻报道,并通过小记者之家网发布,优秀报道还将发往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