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概览
11月4日,谢家湾小学校园记者团开展了主题为“学写细节/让新闻现场‘活起来’”(上)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理论学习。本次课程围绕分析新闻素材,体会新闻事实中细节的写作。
教学设计
课堂预热:课堂上首先通过回忆上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闻结构组成部分、倒金字塔结构的写法、新闻导语的定义、导语的几种写法进行了复习。随后,老师提出问题并展示一段新闻材料,小记者根据老师的提问,带着问题去阅读。进入到本次课堂的学习中来。
课堂主体:小记者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讨论,老师和小记者进行互动,通过阅读大坪小学3名小学生创作了4本小说的材料,引导小记者们找出这一篇新闻稿件中选取了哪些内容作为新闻主体。小记者杨茗皓说道:“我认为是第3—8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是3—7自然段!”小记者马千雅争先恐后地说,其他同学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答案。
小记者们认真听课。
通过社团老师的引导与分析,小记者们知道了3—7自然段的新闻素材所包含的新闻主体内容是:3名小学生创作的小说、为什么要创作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他人的评价构成了新闻的主体,同学们听后都茅塞顿开。
小记者们积极回答问题。
分析完新闻材料后,大家一起回顾了新闻的结构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组成,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缺一不可的。通过社团老师勾画的倒三角形回忆新闻写作中常用的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进一步加深了小记者们对于新闻知识的印象。
课堂掠影
本次课上,小记者们总体表现良好,能紧跟老师的思路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小记者郭槟铨、杨茗皓、马千雅、代馨月表现很好获得了课堂小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