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于1940年12月18日,死于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做的好事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清。他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他自己勤俭节约但却常常帮助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他将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党和人民的一部分。难道雷锋叔叔,不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
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奉献精神,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中热衷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的社会代名词,他把自己的生命和人民融合在一起。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螺丝钉”精神,雷锋叔叔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儿和钻劲儿,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艰苦奋斗的精神,雷锋叔叔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哥哥、弟弟,都因负伤、饥饿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边缘,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挤”和“钻”,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的知识也才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我的“蜗牛病”又犯了。眼看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冲向了“终点”,而我却在”起点“原地踏步。我有些急了,于是集中精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老师要求的课堂作业,还完成了家庭作业,成功“逆袭”了。这难道不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我们常常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们不善于抓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我们可以钻进时间的裂缝里,或者与时间赛跑,挤在时间的前面。在学习中对于弄不明白的问题,我们要多思考,多向老师、爸爸妈妈、书本请教,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家里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多关心和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的美好。(新村·同创国际小学 张琬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