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古诗,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劳。
今年五一劳动节,家长带我们来到文钰楠同学江安老家,走进五月的乡村,和农民伯伯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学插秧,让我们劳动过五一,感受“粒粒皆辛苦”。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坎路,来到了文爷爷专门为我们留下的一块田,一行的小伙伴们兴奋不已,急忙下田。我一看,水面浑浊,不知田水多深,犹豫不决。但其他同学都已下了水,我也不好打退堂鼓。于是硬着头皮下田,一脚踩进田里,“啊―――”我吓得一声大叫,腿已陷进冰冷柔软的泥里,幸好没摔倒。见伙伴们已在田里自由地行走,我小心翼翼,一步一迈也慢慢适应了这湿湿软软的水田。
文爷爷开始教我们插秧了,他用一根竹子比好距离,一行一行地插好一块块正方形,叫我们每人在这个正方形里插秧,每行插5棵。
拿着那绿得发光的秧苗,我们兴奋极了,都迫不及待地笨拙地插起秧来。我拿秧的姿势跟拿笔一样,一插,秧苗整个都浸进了水里,一放,秧苗就倒了;一扶,秧苗就被扯成了两截,正当我急得团团转时,文爷爷走过来,手把手地教我,他说:“插秧,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夹到秧苗,再直直地把手插进田里,不能插太深了。”爷爷又帮我插了一排,只见秧苗整整齐齐、不偏不倚地立在田里。
于是,我按照爷爷教的方法一根根地插下去,妈妈们在田埂上指导着我们:“向左一点,看清距离,每棵距离要相同!”果然,秧苗渐渐地听话了,插一棵是一棵,很快,我就插完了文爷爷规划出的一箱田。
这时,我的腰已又酸又胀,快直不起来了,活动了一会,我又开始插另一箱田,太阳越来越大,我们的汗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尽管很累,我还是坚持把第二箱田插完了。秧苗在我们的劳动下,住进了它温暖的家,露出它可爱的脸蛋,散发着它绿绿的光芒,小伙伴们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也欣慰地笑了。
秧苗插完了,看着那一株株绿绿的禾苗,虽然高低横竖都不整齐,但在我们眼里却很美!很美!
它们毕竟是我们劳动的成绩,况且我们还在田里流下滴滴汗珠。此时我仿佛看到这些秧苗正努力地往上长,往上长!因为这是我们和文爷爷一起亲手编织出来的“翠绿色锦缎”。(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陈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