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左 内容页通用顶部广告1右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童眼观校园 > 正文

中华路小学教师与小记者共谈重阳节系列课程活动的教学实践

作者 : 学校 : 中华路小学 用户类 : 小记者 发布时间 : 2017年10月29日

小记者之家网10月29日电(小记者  张跃欣)10月25日中午,新华重庆小记者在中华路小学学术报告厅分别对一、三、六年级的三位班主任进行了采访,共同交流“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课程活动。

首先是六四班的孙老师接受采访。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孙老师介绍了六年级重阳节的主题是“观时政”,需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来完成。六年级的同学还要在班队课上商议,对自己家中的4位老人展开问卷式调查,要包括老人的年龄、性别、退休时间、退休前所在单位、退休前所担任的工作、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人生中最引以自豪的事情、现阶段最烦恼的最关心的和最渴望得到帮助的事情等至少6个方面内容。活动期间,还将组织同学们走入社会“空巢老人”家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是什么,需要什么,并就了解到的问题展开“学生论坛”,还将邀请区领导、媒体代表以及家庭代表来参加论坛,帮助空巢老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写成建议书,递送给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当前能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将进行长远规划。当谈到学生也对这次活动有的责任感时,孙老师说:“他们都很喜欢这次活动,喜欢去了解去帮助老人,正如一句老话讲道,家有一老,胜有一宝,所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中去”。

来自三一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就三年级如何开展实施重阳节系列活动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张老师谈到,三年级的同学要学习和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从古代诗词来初步认识重阳节。要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通过感受、动手等去了解“老人节”和其文化。在思想上,生活中,行动上去尊老敬老。有善念的孩子会更加明白老人的想法,让学生们关注了老人们的心理,让他们从小接受并传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大家都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通过朝会、讨论会等方式共同探讨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同学们心中都是充满着对老年人无限的尊敬和爱戴,在生活中也用实际行动去敬老爱老。”

最后采访的是一四班班主任陈老师。陈老师更像是个记者,一上来就反问小记者:“大家认为一年级的小同学懂重阳节吗?”小记者们纷纷摇头表示不懂。于是,陈老师便给出了给一年级同学传播重阳知识的正确方式,她谈到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一年级的同学重阳节是什么,怎么过。在讲的过程中,要少讲知识,多实践,讲清楚为什么会有重阳节,来引起兴趣。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老人唱重阳歌谣,看见老人主动问好等等多种形式去关爱老人,同时,可以通过拍照留下和老人在一起的美好瞬间,也给老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在一年级同学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敬老的种子。

通过对以上三位老师的采访,小记者们感受到了中华路小学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做得非常好,期望此次活动能对其他学校和老师有所启迪,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寄语

[责任编辑: ]
献花               

共收到0朵鲜花

相关文章

  • 重庆市南渝中学举办《红岩》朗诵比赛

    为培养同学红岩精神,红色素养,响应党"学习红岩精神,学党史跟党走”的号召,激发同学们学习红岩先辈的思想观念,增强同学们红色文化自信,宣传红岩精神,红色文化,积极推进红岩在中小学的普及,重庆市南渝中学于4月11日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初一年级“重温‘红岩’岁月,点…

    2024-05-15
  • 重温“红岩”岁月,点燃信仰心灯——南渝中学经典诵读比赛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南渝中学开展了“渝悦愉阅”书香校园系列活动。4月11晚,《红岩》经典诵读比赛决赛在南渝中学礼堂举行。 经过了初赛的激烈角逐,初一年级共有十个班级进入决赛,比赛评分标准为五个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

    2024-05-15
  • 诵读红岩故事 传承红岩精神

    “诵读红岩故事 传承红岩精神”4月1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南渝中学举行了“悦读�阅读”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红岩故事诵读大赛”决赛。此次活动不仅发扬传承了红岩精神,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经过层层选拔,此次决赛共有十个组合晋级,学生们站上大舞台,用自己的声音…

    2024-04-20
  • 挥洒青春汗水 踢出精彩一球' 徐悲鸿中学举行足球比赛

    4月23日,徐中一年级为了让同学们参加运动,强健体魄,在徐悲鸿中学的进步广场上举办了一场足球比赛。徐中学子积极参加,比赛成功晋级了8个班。 比赛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个班先派三名男生与另一个班的男生对打,后面是每个班选出五名女生进行点球。赢了的班级则进入下一场比赛…

    2024-0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