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之家网10月29日电(小记者 张跃欣)10月25日中午,新华重庆小记者在中华路小学学术报告厅分别对一、三、六年级的三位班主任进行了采访,共同交流“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课程活动。
首先是六四班的孙老师接受采访。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孙老师介绍了六年级重阳节的主题是“观时政”,需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来完成。六年级的同学还要在班队课上商议,对自己家中的4位老人展开问卷式调查,要包括老人的年龄、性别、退休时间、退休前所在单位、退休前所担任的工作、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人生中最引以自豪的事情、现阶段最烦恼的最关心的和最渴望得到帮助的事情等至少6个方面内容。活动期间,还将组织同学们走入社会“空巢老人”家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是什么,需要什么,并就了解到的问题展开“学生论坛”,还将邀请区领导、媒体代表以及家庭代表来参加论坛,帮助空巢老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写成建议书,递送给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当前能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将进行长远规划。当谈到学生也对这次活动有的责任感时,孙老师说:“他们都很喜欢这次活动,喜欢去了解去帮助老人,正如一句老话讲道,家有一老,胜有一宝,所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中去”。
来自三一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就三年级如何开展实施重阳节系列活动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张老师谈到,三年级的同学要学习和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从古代诗词来初步认识重阳节。要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通过感受、动手等去了解“老人节”和其文化。在思想上,生活中,行动上去尊老敬老。有善念的孩子会更加明白老人的想法,让学生们关注了老人们的心理,让他们从小接受并传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大家都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通过朝会、讨论会等方式共同探讨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同学们心中都是充满着对老年人无限的尊敬和爱戴,在生活中也用实际行动去敬老爱老。”
最后采访的是一四班班主任陈老师。陈老师更像是个记者,一上来就反问小记者:“大家认为一年级的小同学懂重阳节吗?”小记者们纷纷摇头表示不懂。于是,陈老师便给出了给一年级同学传播重阳知识的正确方式,她谈到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一年级的同学重阳节是什么,怎么过。在讲的过程中,要少讲知识,多实践,讲清楚为什么会有重阳节,来引起兴趣。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老人唱重阳歌谣,看见老人主动问好等等多种形式去关爱老人,同时,可以通过拍照留下和老人在一起的美好瞬间,也给老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在一年级同学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敬老的种子。
通过对以上三位老师的采访,小记者们感受到了中华路小学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做得非常好,期望此次活动能对其他学校和老师有所启迪,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