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之家网10月31日电(小记者 赵奕鑫)10月29日下午,民警刘国魁先生在我校发表了关于“向校园暴力说不”的演讲。
刘警官首先介绍了校园暴力的三种形式:语言欺凌——即辱骂同学,给同学起羞辱性的外号等、力量暴力——对同学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以及心理欺凌——即孤立、排挤同学等。接着,刘警官又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校园暴力的统计图,在调查的人群中,26%的90后和00后称遭受过校园暴力,这幅图充分地说明,校园暴力在90后和00后中是非常普遍的。
那么,如何勇敢地向校园暴力说“不”呢?
刘警官随后讲了几个处理方法:淡然处理、报告老师及家长、自我开导以及必要时可以用到法律武器等。刘警官通过这个讲座告诉了我们,遇到校园暴力不能做“沉默的羔羊”,一定要勇敢地说“不”!
演讲结束后,我采访了刘警官,询问他对于校园暴力成因的看法,刘警官表示:校园暴力的成因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就是施暴人的家人可能也比较暴力;学校原因就是施暴者所在的学校校纪校规不那么全面;还有就是社会原因,它指的是施暴者可能从外面看见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就把这种行为搬到了学校里,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只能让身边的人都不去做施暴者,自己时刻铭记“不要让青春成为眼泪,不要让前途毁于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