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名称:萤火虫合唱团
创建时间:2006年
授课老师:彭欣 黄琴
珊瑚实验小学萤火虫合唱团创建于2006年,是学校备受关注的明星社团之一。十余年间,萤火虫合唱团多次走进重庆大剧院和施光南大剧院参与比赛,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听觉盛宴。
据了解,合唱团也曾多次走进重庆八中、十一中开展合唱交流活动;还多次远赴加拿大、美国,与国外的合唱团进行切磋和交流。多年来,萤火虫合唱团斩获了诸多国内外合唱类重要奖项,团队曾获得过美国音乐之声国际合唱节杰出金奖、匈牙利音乐桥国际合唱节古典作品演唱金奖、中国少年儿童合唱比赛小云雀奖、全国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一等奖、“中华小大使”全国合唱展演九州奖第一名等殊荣。
彭欣老师现任萤火虫合唱团团长,谈及学校合唱团的培养目标,彭老师希望能培养出一批热爱音乐、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孩子。据介绍,合唱团日常以教授乐礼知识、唱歌技巧、识谱能力为主,人数设定为高、中、低声部各20人,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区分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
合唱团每次在舞台上呈现的队形背后也大有学问。彭老师介绍到,合唱队形设定为圆弧形:音色突出、负责顶上高音而又不能影响整体声音和谐度的队员靠后站,多被安排在第四排;声音和谐,负责把控音准音调的队员,多安排在第二、三排;位于第一排的队员则要求音色明亮。队员们在日常训练中学习的歌曲多以民谣、经典合唱曲目为主,《让世界充满爱》《自由颂》《花树下》等具有积极向上内涵的歌曲多次被合唱团搬上舞台。
作为合唱团团长,每当合唱团外出参与比赛时,彭老师都会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她既是技术指导也负责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彭老师坦言,舞台上,孩子们一次次用动人的歌声传递着珊瑚声音,舞台下,每个队员也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与辛苦。彭老师回忆到,一次合唱团前往国外参加比赛时,由于比赛场地离大家休息的旅馆相距较远,因需要提前前往比赛场地现场踩点,原本是晚上九点钟的比赛,老师和队员们下午两点钟就到达了现场。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无法给孩子们准备晚饭,老师们就给给每个队员提前准备了矿泉水和面包充饥。等到晚上比赛结束后,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旅馆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因为没有吃晚饭,队员王钰婷回到旅馆后便马上泡了一碗方便面,由于饿的太久,她不等泡面稍微凉下来就狼吞虎咽了一口,不慎烫伤了嘴巴,又饿又疼的她张着嘴巴哭红了眼圈。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彭老师的心中还是泛起了对孩子们无限的心疼。
在每一次外出比赛的过程中,细心的彭老师时常会用手机记录下队员们幕后训练的花絮,在她的朋友圈中,一直还保留王钰婷同学赛后因饿极吃泡面被烫伤的画面。彭老师说,当时很多看到这张照片的老师和家长都红了眼眶,在心疼孩子的同时,大家也为孩子们在合唱团中得以锻炼和成长感到欣慰。
合唱团中的队员们都是通过了前期的层层选拔才得以加入。李欣恩是合唱团中一名五年级的队员。据她回忆,早在她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就很喜欢唱歌。在珊瑚实验小学读书后,二年级时她参加了合唱团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合唱团的预备队成员,在每次合唱时,感受着多人的声音产生共鸣,这种奇妙的感觉令她陶醉,长期以来与队员们建立的感情、训练时的默契配合、拼搏后得来的荣誉,这些在合唱团中的收获令她更加热爱合唱。李欣恩现在已经是合唱团低声部里的一名骨干队员了,她希望自己能在合唱团中与队员们一起共同进步,将动人的珊瑚声音传递得更高更远。(杨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