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网6月10时11时10分讯(通讯员 张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那么,屈原是谁?为什么2000多年后人们还纪念他尊敬他呢?
小通讯员采访了重庆工商大学的大学生们,原来屈原是楚国的一名丞相,他不仅文采飞扬、忠君爱国,还具有非常敏锐的政治眼光,因此,楚怀王一直十分信任他,采纳了屈原的意见,齐楚联盟,共同对抗秦国。可是,秦王派了狡猾的张仪出使楚国,张仪利诱楚怀王说:“秦国给您楚国600里地,并与你结盟一起攻打齐国。”贪心的楚怀王一听欣喜若狂,不听屈原的劝说便立即答应了。他让武士去大骂齐王,齐王一气之下。暗暗与秦国结盟一起攻打楚国,很快楚国就灭亡了。屈原见国家灭亡,便投江自尽了。
沿江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便站在岸边往江里投米团,当时,人们是多么伤心啊,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江面上还游人在划龙舟,“嘿呀!嘿呀!”这一声声呐喊,响彻云霄,吓得鱼儿们以为是龙王来了,急忙四散开来,落荒而逃。
大家为了纪念忠诚爱国、文采飞扬的屈原,便把他投江的那天“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我们每年的这一天要吃吃粽子、赛龙舟,其他习俗也因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