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青少年了解汉字的魅力,传承汉字传统文化,昨(24)日,校园小记者组建的主题实践学习小组,前往了位于重庆园博园龙景湖畔龙脊山上的龙景书院,从“我是小小读书郎”、“我是印刷小达人”、“我是小小传承人”三个体验板块,探究了中国古代汉字文化及印刷方式。
小记者正在海量的字模中找寻字词。(李晓川 摄)
小记者开脑洞猜字谜 了解汉字象形、会意特性
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启蒙教育的开始,但作为小记者不单单要识字,还要探寻汉字的由来。
在古香古色的龙景书院书斋中,实践学习小组在校园小记者组委会社会实践指导讲师曹骞的带领下,从汉字的产生,到汉字文化的演变等方面,带领小记者认识了中国汉字文化。
“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曹骞向小记者科普到,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猜字谜环节,小记者纷纷将猜测出来的谜底公布出来。(李晓川 摄)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十五天,半个月”、“皇帝新衣”......为了让小记者更了解中国汉字特点,现场还特意开设了猜字谜环节,小记者纷纷抽取字谜后,有的静静思考谜底,有的求助现场家长,有的则开启脑洞模式大胆猜测。很快,小记者们一一揭开了谜底。
小记者体验活字印刷 海量字模中DIY“情诗”送父母
文化得以传承,离不开印刷术的发明。在初步了解了汉字文化后,小记者们踏进了龙景书院活字印刷术体验馆,实践了解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
龙景书院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介绍到,活字印刷术的鼻祖是毕昇,他发现雕版印刷术存在不足,开始改良印刷技术,最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随后,又手把手讲解了活字印刷的使用方法,“把需要的铅字挑出来,排好版,然后刷上油墨,再把纸铺在活字版上,按压均匀,一首唐诗宋词就印刷好了。”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一首首古诗词完整的拓印在了宣纸上,小记者们非常兴奋。
龙景书院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小记者使用活字印刷术。(李晓川 摄)
除了拓印诗词此外,不少小记者还在成千上万的字模中,寻找自己想要的汉字,将美好的祝福拓印在宣纸上,送给自己的父母、朋友。“好多字模,太难找了!”在制作过程中,不少小记者表示找字模最难,一旁的家长也加入,帮助自己的孩子一同寻找。
小记者与家长一同尝试体验活字印刷的乐趣。(李晓川 摄)
“我要将这组‘三行情诗’送给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来自大江小学的小记者冯邦哲表示,活字印刷最难的、最有趣的就是找字模了,不过通过努力,最终看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汉字印在纸上,还是很激动。
小记者展示拓印好的诗词。(李晓川 摄)
龙景书院负责人辜苹表示,龙景书院推广活字印刷术的目的,不仅是对这份古老工艺的传承,更是让现在的青年人认识到,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的发明,要将这份国家瑰宝传承下去。(郝梦尔)